搜索
正體中文
  • English
  • 正體中文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Deutsch
  • Español
  • Français
  • Magyar
  • 日本語
  • 한국어
  • Монгол хэл
  • Âu Lạc
  • български
  • Bahasa Melayu
  • فارسی
  • Português
  • Română
  • Bahasa Indonesia
  • ไทย
  • العربية
  • Čeština
  • ਪੰਜਾਬੀ
  • Русский
  • తెలుగు లిపి
  • हिन्दी
  • Polski
  • Italiano
  • Wikang Tagalog
  • Українська Мова
  • 其他
  • English
  • 正體中文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Deutsch
  • Español
  • Français
  • Magyar
  • 日本語
  • 한국어
  • Монгол хэл
  • Âu Lạc
  • български
  • Bahasa Melayu
  • فارسی
  • Português
  • Română
  • Bahasa Indonesia
  • ไทย
  • العربية
  • Čeština
  • ਪੰਜਾਬੀ
  • Русский
  • తెలుగు లిపి
  • हिन्दी
  • Polski
  • Italiano
  • Wikang Tagalog
  • Українська Мова
  • 其他
標題
文稿
即時播放
 

師父的愛與智慧蘊藏於每次相遇中(十二集之五) 1993.11.12

摘要
下載 Docx
閱讀更多

(您以推廣和平而聞名。在美國,在這座城市,整個美國都存在著如此多的暴力事件。)是的。

(有這麼多的暴力。您會如何應對這種暴力,尤其是在青少年當中?)是的。好,這些暴力事件來自於我們社會上的各種根源,像是我們很容易獲得槍枝,也很容易接觸到暴力電影和各種影音節目等等。然後這些東西會相互助長。所以重點是,我們必須從根源解決問題。例如,在許多其他國家,他們沒有那麼多槍枝,暴力事件就少一些。明白我的意思嗎?而在那些沒有那麼多暴力電視節目的地方,也許暴力事件就比較少。嗯,你必須研究美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差異是什麼。然後你就會明白原因。

(我們沒有這麼做。)是。(做決策的人並沒有這麼做…我們失去了槍枝管制。)是。(國會還沒通過法案。我們也無法把電視消除。)沒錯。(電視是我們生活的核心。)不,不需要消除電視。(我們無法控制電視。它是我們生活的核心。)嗯,雖然你們無法那麼做。但我們只需要…(您提到電視和槍枝,但那是兩個…)

不,我們只需改變節目。比方說,不只是電視,親愛的—是所有的媒體,像報紙或(其他)一切東西。我們往往傾向於過度關注生活中的否定面。美國人並非全都那麼負面。現在,當你看報紙時,你會非常害怕去美國。但當我在美國時,我很安全,我很好。只是我們太過關注所有負面的事物,然後不斷地重複,把它一再灌輸到我們孩子的心中。而孩子們是無助的。他們沒有選擇。他們沒有像成年人那樣的辨識才能。你看,身為成年人,當你閱讀報紙時,你有來自自己的理性判斷的保護。但孩子們沒辦法。就是這樣。不過美國人很好。美國沒問題。我晚上走在街上—我很好,沒問題。但當你看報紙時,你會害怕。是啊,其實還好。

(請談談您的人生目標。)我的目標?(您的目標、您的目的。)我已經沒有什麼目標了。我只是做當下需要做的事。(例如什麼呢?)例如,比方說,今天您邀我來,我就來了。只要我能幫得上忙。就是這樣。接下來有什麼需要,我就做什麼。我不去想,也沒有任何目標。

(您為何會來休士頓?)因為這些人不斷持續邀請我。(您有許多悠樂[越南]人…)不只是悠樂(越南)人。比如,他就不是悠樂(越南)人。他是猶太裔美國人,也是貴國的一位成功的商人。而他堅持不懈地邀請我來。當然,因為他的邀請,也對其他人有益,所以我就來了。

(您是如何教人與上帝聯繫的?)我如何教的?好,有兩種方式。一種是口頭上的。就像我會…如果他們問我,或者如果我受邀去講經,我就會告訴他們:為什麼你會受苦,為什麼你需要這個、那個,為什麼你會渴望,為什麼你從未滿足—因為你不認識上帝。所以如果你認識上帝,你會感覺更好。所以現在,我教他們如何認識上帝,但這部分是不需要語言的。當他們接受了,應該認識上帝的概念,我就會教導他們,不過是在靜默中進行。到時候不用我教他們。上帝會教導他們,他們會教導自己。

(這來自於印心嗎?)是,是,是。(這無法用語言來傳達。)對,我只是靜靜地坐著。他們也靜靜地坐著。我甚至不需要在那裡。因為開悟是你自己的本性。上帝在你內邊。實際上你不需要一位師父來認識上帝。因為你忘記了,所以師父必須提醒你。而且當有人已經知道時,會比較容易。僅此而已。我不能給你上帝。你就是上帝,你擁有上帝。我不能給你開悟。你自己就已擁有開悟。(我沒有。)你有,只是你不知道。因此你需要有人為你指出來。我無法給你,你沒有的東西。所以你必須了解,你已經擁有開悟了。

(請告訴我,當那些開悟的人,當他們擁有…當他們決定擁有開悟後,會如何改變?)噢,那你得問我的徒弟。(噢,好的。)你的生活有什麼轉變?(好的,我會問他們。我會去問他們。)對,那會比較好。他們有些人告訴我,開悟後,他們不會用開悟來交換這世上的任何東西。他們不會用開悟來交換任何寶藏—這世上的任何東西。

(您是如何找到的呢?)我是如何找到的?我在喜馬拉雅山找到明師,於是我獲得了開悟。而且我知道上帝永遠與我同在。這就是我認識上帝的方式。是的。(並讓其他人獲得開悟。)是,是,是—那很重要。我讓別人快樂,比讓自己快樂還多。有時候我必須犧牲自己的快樂。我必須跟你說實話。但從更深的層面來說,我一直都很快樂,因為無論我在哪裡,和誰在一起,或獨自一人,我都始終在「家」中。

(世界上這個地方的人,其實並沒有上師、明師,或靈性導師與徒弟之間的那樣的關係。)對。(您可以解釋一下嗎?)他們不需要。(他們不需要。)是的,你們不需要。我的徒弟從不頂禮我。他們叫我「師父」,是因為那只是我們在世上使用的一種稱謂。就像我們稱呼「姊姊」或「哥哥」一樣。無所謂,沒問題。但我們並沒有那種所謂的「關係」—我是指語言上可以描述的那種。但他們就是愛我。(好吧,但他們就在這裡,他們是您的徒弟,他們追隨您,他們尊敬您。)是,的確。(那麼請告訴我,為什麼這對他們來說是必要的。)我不知道。他們只是覺得對他們來說是必要的。我沒有這樣規定。

(因為您能教他們與上帝連繫的方法,而其他人不行,是嗎?)也許是這樣吧。噢,是,你比…更了解。(是,但我已經說了。這不是重點。)是啊,好吧。我也一直在想為什麼。(啊,您…噢,那不是真的。)是真的。

(讓我們看看…喬…在哪裡,喬,你有問題嗎?好,你有問題嗎?還有人有問題想讓我問她嗎?沒有人嗎?我在找…)

(其實我有一個關於吃[純]素的問題。為何它很重要?)噢,好。(為何吃[純]素很重要?)你問我…好,好的。(為何它很重要?成為…)成為純素者?因為上帝是愛。我們愛生命。我們想更接近上帝,所以我們想盡可能地愛所有生命。我們殺生時會感到痛苦。如果我們吃(動物族人)肉,其他人就得為我們殺生—宰殺動物(族人)。難道那些動物(族人)不可愛嗎?是啊,我認為我們應該給予他們像我們一樣享受生命的平等特權。僅此而已。

(您不覺得上帝創造一些動物[族人]是為了讓我們)吃?(吃的嗎?)好吧,那麼老虎(族人)也可以對我們說同樣的話—上帝創造人類給他們吃。老虎(族人)。(老虎[族人]。)對,所有其他非常凶猛的動物(族人)—他們也會說,他們有權利吃我們。所以我們應該去餵他們嗎?

(但我們是…)什麼?(因為我們是主導…)主導什麼?(…而且我們有更多機會去殺死動物[族人],好讓人類可以吃。)我懂。但虐待那些較弱小的較不聰明且更無助的生命,根本不公平。他們就像孩子一樣。你不覺得嗎?與勢均力敵的對手搏鬥,還說得過去,但如果欺負弱小的對象,就有失我們的尊嚴了。更別提吃他們什麼的。

(所以這只是關於不傷害動物[族人],而非吃肉會傷害我們的身體?)親愛的,吃肉確實也傷身。這點大家都知道。好,所以現在,最近,來自許多科學家的研究已經證明吃(動物族人)肉是許多不治之症的根源,例如癌症。而大家都知道,美國人是全世界罹患癌症比例最高的,因為我們吃的(動物族人)肉比其他國家的人多得多。比如中國人或俄羅斯人—可能他們的政治情況不允許人們像我們一樣吃那麼多(動物族人)肉。他們的癌症發生率與我們美國人相比,非常、非常低。這是科學研究的結果。不是我說的。

而且大家都知道,我們天生就長著適合吃純素的牙齒,而不是像肉食動物(族人)[那樣的]牙齒。而且我們的腸子比較長。是為了純素飲食而設計的。而肉食動物(族人)的腸子較短,食物就能快速排出。因此,如果我們吃(動物族人)肉,它會在我們腸子裡留太久。這會導致我們很多癌症和各種毒素的問題。

(這世界有沒有可能有那麼一天真的擁有和平?)嗯,讓我們為此祈禱吧。如果每個人都遵循上帝的道路、愛的道路並想念上帝,多於其他物質事物,或者用至少一部分時間…

其實,在我們的修行中,我們並不期望人們逃離世界去喜馬拉雅山。只要十分之一時間給上帝,十分之九給這個世界就已經很足夠了。例如,我們每天只打坐兩、三個小時,而我們一天有廿四小時。我們為世界每天工作十個小時、八個小時,甚至只打坐兩、三個小時。我們(仍然)抱怨。我們每天只花三個小時想上帝—人們卻說:「太多了!」所以該怎麼辦?只要我們不明白上帝比所有這些物質事物更重要,我們就無法擁有和平。只要我們擁有上帝,我們就會擁有物質事物—因為祂是萬物的賜予者。而我們只關注禮物,卻不關注贈予者。這就是本末倒置的地方。因此我們才會有問題。

(您是佛教徒嗎?)是,是,我是佛教徒,我是天主教徒、新教徒,我是基督徒。是穆斯林,是印度教徒。我解釋過所有宗教都來自過去的明師們。例如(主)基督—在基督去世後,人們稱自己為基督徒。在佛陀去世後,他們稱自己為佛教徒。在[先知]穆罕默德(祝他平安)離世後,他們稱自己為穆罕默德教徒。但這些導師教的都一樣,就像尤迦南達所教的。而在他們去世後,就只剩下理論的部分。然後慢慢形成了一個宗教的教派,他們忘記了最本質的東西。最本質的部分是,明師們是不用語言來教導的,而那才是最重要的東西。這就是為什麼你需要一位在世明師。否則的話,只要讀他的書就能開悟了。

(為什麼需要一位在世明師?)嗯,因為這就像電一樣—需要一條電線。需要一條好的電線,將電力傳送到家用電器中,以供使用。一條死掉的電線,一條壞掉的電線,一條受損的電線,是無法傳送電力的。

(所以牧師是大師嗎?)啊,是的。(他就像一位在世明師或是僕人?)如果他與上帝同在,如果他與上帝連結,那麼他也是一位明師。「牧師」或「法利賽人」只是一個稱謂—就像醫生或老師一樣。沒有開悟的話,誰也不是任何人。

(請談談您去過哪裡。)我去過哪裡?(比如說今天,您今天打算做什麼?)噢,我想他們為我安排了另一個活動。(但是,您不是打算要…您好像有一個…)記者會之類的。(然後接下來您要去…?)嗯,這得看…他們要不要(我想要。)你想要啊?(是。)

人們對開悟抱有各種幻想。我必須澄清一下。人們對開悟都有一套自己頭腦的預期。事實上,開悟是只有自己知道,卻無法宣之於口的東西。那麼,當所謂的「印心」發生時,你自己會知道—但你旁邊的人不知道,你的配偶或任何人都不會知道。而且並非所有的問題都會在開悟後消失—但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。這要看師父怎麼看,你需要經歷什麼—因為有時我們也必須明白我們的問題也是一種學習的(過程)。如果我們不抗拒問題,那麼問題就已經減少了。我們必須呼喚內在師父—我是指我們自己的智慧,我們自己的開悟,站出來,為我們解決這些問題。那麼你的感受就會不一樣。

照片說明:不僅貢獻美麗的外觀,也貢獻有益的品質

下載照片   

觀看更多
所有分集 (5/12)
1
智慧之語
2025-07-28
994 次觀看
2
智慧之語
2025-07-29
855 次觀看
3
智慧之語
2025-07-30
755 次觀看
4
智慧之語
2025-07-31
702 次觀看
5
智慧之語
2025-08-01
494 次觀看
6
智慧之語
2025-08-02
303 次觀看
觀看更多
最新
智慧之語
2025-08-02
303 次觀看
師徒之間
2025-08-02
554 次觀看
35:19

焦點新聞

4 次觀看
焦點新聞
2025-08-01
4 次觀看
智慧之語
2025-08-01
494 次觀看
放眼看世界
2025-08-01
4 次觀看
動物世界:我們的鄰居
2025-08-01
3 次觀看
師徒之間
2025-08-01
920 次觀看
分享
分享到
嵌入
開始時間
下載
移動端
移動端
蘋果
安卓
用手機觀看
GO
GO
Prompt
OK
App
掃描二維碼,下載應用
蘋果
安卓